【台北訊】
台灣寵物市場競爭激烈,消費者對於「飼養責任」與「產品品質」的要求也逐年提高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本土品牌 臭貓動物園 於 2023 年創立,以「產品力」與「公益初心」作為核心理念,迅速受到飼主矚目。
品牌從一開始就確立方向——專注開發高品質的飼料與保健品,並透過透明化資訊與合理價格,讓飼主安心選擇。不同於過度依賴行銷話術的品牌,臭貓動物園堅持以「營養專業」與「嚴格把關」為核心,讓消費者購買到真正對毛孩健康有益的產品。
飼主需求轉變:不只看成分,更看理念
根據觀察,台灣飼主在選擇寵物產品時,除了注重成分來源與營養均衡,更關心品牌是否具備公益參與與永續價值。
臭貓動物園指出,近年社會對流浪動物援助的關注度持續攀升,但法規與公益透明化的提升,讓部分中途與救援團體募款困難。許多飼主擔心愛心被誤用,逐漸傾向支持合法立案、與政府合作的收容中心。
這反映出消費者期待的不只是「好產品」,更希望購買行為能與社會責任連結。
打破偏見:領養不只是口號
儘管「以領養代替購買」的理念逐漸普及,但「品種迷思」依舊存在。不少收容所內的成貓或非品種貓,因外觀不符合期待,送養率仍偏低。這也造成照護壓力與醫療負擔,飼主若缺乏對貓咪習性與健康需求的正確認知,更可能在飼養後遇到困境。
臭貓動物園提醒:寵物並沒有健保制度,一旦出現疾病,飼主必須面對高額醫療費用。因此在飼養之前,正確的知識與準備至關重要。
獸醫選擇:合法與專業是第一要件
品牌同時強調,選擇獸醫不僅是「便利」或「價格」的問題,更關乎毛孩健康安全。飼主應優先挑選具備合法執照、專業能力與良好信譽的獸醫師,並建立長期合作關係。這樣才能確保醫療品質穩定,讓毛孩得到全面的照護。
公益初心:從救援到教育
臭貓動物園的公益參與不僅停留在捐助層面,更將實際行動融入品牌日常。除了支持中途與救援單位,也積極倡導飼主透過「志工參與」來了解流浪動物的真實處境。
品牌表示,公益應建立在理性與長期投入上,而不是單純的情緒反應。當飼主在領養前能先到收容所擔任志工,不僅能培養同理心,也能提升長期照顧的責任感。這樣的經驗將讓飼養關係更穩固,也能減少棄養情況。
消費力推動文化轉變
「臭貓動物園」強調,飼主的每一次消費都不只是購物行為,更是對品牌理念的支持。當越來越多人選擇具有公益與責任飼養精神的品牌,就能帶動市場風氣,讓整體產業往更友善的方向發展。
透過「產品力」與「公益初心」的雙重推動,臭貓動物園不僅提供毛孩所需的營養,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動社會對動物福利的重視。
參考文章:工商時報新聞
👉 台灣寵物品牌「臭貓動物園」:用產品力與公益初心 打造安心陪伴的照護日常
贊助商廣告

無穀、高肉量、無肉粉及適口性超好是我們對傻派品牌的要求
傻派貓飼料:85%動物性蛋白、無肉粉、無穀,腸胃泌尿道保健
傻派主食罐:98%動物性蛋白,無穀、無膠、低磷,超高適口性
臭貓動物園:專賣貓狗飼料、罐頭及寵物用品!
